唯有監管到位,追責徹底,才能把問題水泥等偽劣產品攔在校門之外,才能更好地保障校舍安全與學生安全。
此事已經有了判決結果——最高人民法院中國裁判文書網近期公布的刑事判決書顯示,涉事廠家濟寧固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4名責任人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早些時候被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六至九個月不等。
“把學校建成最安全的地方”,這在當下已成共識??纱耸轮?,地梁混凝土無法正常凝固,那些“凝固”的水泥塊則是徒手就能捏碎,這顯然跟“安全”二字相差甚遠。
幸虧這批問題水泥被攔截,也幸虧涉事校方在發現異常情況后較了真,這些學生宿舍才得以及時按下暫停鍵,而沒有因為趕工期就允許工程“帶病”推進。若真的蓋成豆腐渣校舍,后果將不堪設想。
這種危害校舍安全、制售偽劣建材賺昧心錢的行為,顯然該零容忍。就此而言,廠家所在地相關部門不僅追責有關廠家,還對責任人啟動刑事追究,無疑值得認可。水泥等建材產品的質量安全,是一個人命關天的問題,要避免黑心廠商在這些產品上打主意,重要的手段就是把違法成本提上來,給違法者以強力震懾。
對于類似問題水泥這樣的違法個案,無論有沒有造成嚴重后果,都不宜以罰代刑。該案中的“市場監管部門嚴厲查處,司法機關同步介入”,也理當成為此類案件上的標準動作。
問題水泥的始作俑者如今被繩之以法,也屬罪有應得,但就目前看,此案仍有些疑點沒有厘清,這也指向了“追責一追到底”的必要性。
根據判決披露,涉事廠家濟寧固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是冒用棗莊鵬源建材有限公司的名義,生產“海固中聯”水泥。問題來了:棗莊鵬源建材對此是否知情?
判決中有一句這樣的話:固源建材“使用棗莊鵬源建材有限公司運來的印有鵬源建材有限公司注冊商標‘海固中聯’的包裝袋包裝后對外銷售”。也就是說,固源建材生產的水泥是假的,用的包裝袋卻是真的,而且是正規廠家“運”來的。這難免讓人生出疑問:正規廠家為何要給黑心企業提供自己的水泥包裝袋,是廠家出了內鬼,還是兩家企業有著某種“合作”的關系?
無論哪一種可能,棗莊鵬源建材都責無可逭,若是前者,就涉及企業管理嚴重疏失,若是后者,則涉嫌參與造假。鑒于此,對于棗莊鵬源建材在問題水泥事件中的角色,當地相關部門還有必要查一個究竟。如果已經處理,也不妨將詳情向民眾公開,回應民眾關切。
此外,濟寧固源建材并無水泥生產的資質,卻在違規生產水泥,也提示了監管的不到位。水泥生產,可不像一些小作坊造假,不僅要投入大型的生產設施和設備,且污染問題往往也比較突出。一家無生產資質的企業,自行上馬水泥生產線,大張旗鼓生產,居然一直沒有被發現,直到問題水泥賣進學校里,造假問題才浮出水面,這背后有沒有監管失職問題,需要追問。
校舍安全大于天,杜絕問題水泥等隱患進入校園,的確需要學校的認真把關,但更重要的是,對于類似問題,盡早建立更為完善的監管和追責體系。違法企業長期生產的劣質水泥,沒被及時發現,還能用正規企業的包裝袋包裝后對外銷售,相關的追責理應更加深入。唯有監管到位,追責徹底,才能把問題水泥等偽劣產品攔在校門之外,才能更好地保障學生安全。
□于平(媒體人)